- 全輪驅動
- 來源:第一車網 發(fā)表于 2011/2/23
轎車AWD系統實際上是驅動力分配控制方式的四輪驅動,它利用電腦和各種不斷改進的傳感器,不斷判斷輪胎對地 面的動態(tài)附著力和司機的駕駛意圖,積極控制汽車差速器的差動狀態(tài),平衡各輪的驅動力,優(yōu)化汽車的各項性能。
典型的轎車AWD系統主要由前后輪驅動裝置、傳感器、電控單元、分動器和液壓裝置等組成?刂葡到y的控制原理如圖1所示,在前后輪之問布置一個濕式多片離合器,在汽車行駛過程中,使用電腦控制液壓系統的油壓,適應汽車的行 駛狀態(tài)將驅動扭矩分配到前后車輪上去。
汽車在行駛時,電腦利用下述3種傳感器不斷檢測汽車的行駛狀態(tài),即4個車輪的轉速傳感器、汽車的前后左右加速度傳感器、發(fā)動機轉速傳感器。此外,利用轉向盤轉向角傳感器、油門踏板開度傳感器不斷地判斷司機的駕駛意圖,按預先給定的程序進行綜合控制。在AWD系統中,向前后車輪的動力分配影響到汽車的行駛性能。如當汽車向前后輪驅動力的分配比為0:100時,具有較高的轉向性能和極限行駛性能,當驅動力分配比為50:50時,穩(wěn)定性得到提高,但轉向性能和 極限行駛性能會下降。
在轉向性能、穩(wěn)定性和極限行駛性能之間要獲得良好平衡,必須確定最優(yōu)的前后驅動力分配系數,理想的分配系數按照不同的路面有所不同,在允許強力加速的鋪裝路面上考慮到載荷轉移,以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為宜。但是,在打滑的路面,當向后輪分配較大驅動力時,就會引起過度轉向。有資料認為,理想的前后驅動力分配比在3O :70~50:50。目前,本田新一代Legend轎車的SH—AWD能使前后驅動力分配在70:30—30:70內連續(xù)變化。
轉載請注明來源:賽斯維傳感器網(httcentroaffilatura.com)